四海潮人▶

蚁光炎义侄蚁美厚前赴后继兴家国

时间:2016-03-31 11:12:50  阅读次数:


  

1949101,开国大典,万众欢腾。与陈嘉庚等人一起登上天安门的海外华侨中,有位年仅39岁的年轻人,他就是蚁美厚,是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侨领中最年轻的一位。

        蚁美厚,19091123出生在澄海县南畔洲一个贫农家庭,原名蚁美扬。幼时的穷苦家境和遭受土豪恶绅欺凌的辛酸遭遇,使他十分憎恨弱肉强食的恶势力,逐步养成勤奋、耿直和富于正义感的品格。1922年,老实、厚道的美扬,在旅泰著名侨领蚁光炎回故乡省亲、兴办公益事业之时,经塾师介绍及族长、家长的同意,被蚁光炎收为义侄,并改名美厚。

1925年,年满16岁的美厚被接到曼谷。蚁光炎要求义侄从学徒、勤杂工做起,接受艰苦创业的传统教育和实际锻炼,白天扫地、倒痰盂、跑腿、抄账本和干粗活,晚上学习泰文,每月只发给他微薄的工资。叔叔蚁光炎还笑着对他说:年青人要多吃苦、多磨炼,日后才会有出息嘛!这时,蚁美厚才明白当初叔叔所说掠你去暹罗做牛的全部含义和真正用心。后来,蚁美厚慢慢学会了经商办事,并参加中泰各种社交活动。1936年,蚁光炎先生当选为泰国中华总商会主席,这时蚁美厚也开始成为蚁光炎的重要助手,掌管光兴利船务公司的财务,后又担任光兴利船务公司经理。


640.webp (30).jpg
蚁美厚出席新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国外华侨民主人士全体代表(前排右一)


 

抗日战争爆发后,蚁美厚即参加旅泰华侨各界抗日联合总会,积极向华侨和侨社上层人员宣传团结对敌、一致抗日的救国思想,协助叔叔蚁光炎先生在侨社中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并将其叔叔募得的部分捐款和抗战物资设法送到香港廖承志办事处。当时,侨社中的抗日进步力量,也是通过蚁美厚与泰国中华总商会主席蚁光炎联系的。对国内来泰宣传抗日和募捐的人员,蚁美厚总是协助叔叔蚁光炎给予热情接待,并为之提供交通和食宿的方便。

 

蚁美厚由于长期在叔叔身边工作,受到浓厚的爱国主义思想熏陶,为他日后继承蚁光炎先生爱国遗志奠定了思想基础。

 

当时,在泰国出版发行的爱国报纸《暹京时报》、《新时报》只要一出现经费困难,蚁美厚就屡屡有求必应。同时,他还以股东之一的身份,与陈恒奎、李其雄、郑午楼、余卓桑等侨领代表人一起创办了《中国报》,旨在宣传中泰文化,促进中泰亲善,团结华侨和宣传抗日。

 

在蚁光炎遇刺后,蚁美厚先生继承其爱国遗志,一方面继续与侨社中的抗日进步力量保持密切的联系,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从经济上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另一方面,他还协助泰国中华总商会主席张兰臣,做了大量促进中泰友好、团结华侨工商业者的工作。


 

在日军占领泰国期间,蚁美厚拒绝与日军合作,与地下抗日进步力量保持密切联系。为抵制日军随便征用驳船运载军事物资和粮食,泰国政府成立了泰国驳船联合公司,蚁美厚担任副总经理,期间,他在加强泰华经济合作和共同抵制日军方面,都发挥了作用。

 
 

出于策略和安全的考虑,在日军占领泰国期间,蚁美厚不再公开参加抗战初期成立的泰国华侨各界抗日联合总会”(1944年底改为泰国华侨各界反日大同盟”)的活动,但他仍暗中以各种方式支持泰华侨社的抗日救亡运动和泰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即自由泰运动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重建祖国,素有爱国光荣传统的泰国华侨,在反日大同盟的基础上,于19451218正式成立了泰国华侨各界建国救乡联合总会,简称泰华建救总会,其宗旨是救济祖国灾民,促进祖国和平、团结、民主、统一和建设独立、自由、富强、幸福的新中国,提倡中泰人民友好亲善,关心侨居地的社会福利和开展救灾工作,扩大侨社爱国大团结。蚁美厚担任泰国建救总会会长后,与国内宋庆龄领导的中国福利基金委员会,香港何香凝、彭泽民、蔡廷锴领导的华南救济协会、新加坡陈嘉庚领导的南侨总会联系与配合,共同开展建救工作。蚁美厚积极响应宋庆龄的号召,在侨界发动救国救乡义捐和福利基金义捐,把募捐到的大部分钱物,通过中国福利基金委员会华南救济协会转到国内,为救济祖国难民和支援祖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


 640.webp (31).jpg
蚁美厚在听取工作人员汇报基层华侨政策落实情况


为了促进祖国走向和平、团结、民主、统一,配合祖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反对蒋介石发动内战、反对法西斯独裁统治及响应要求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呼吁,蚁美厚在爱国民主思想的推动下,以泰华建救总会会长的身份,于1946年夏天,参加了中国民主同盟泰国支部的筹组工作。

 


 

 640.webp (32).jpg
 

1949年底,泰国归侨蚁美厚从北京来到广州工作,居住在东山均益路5号。


 

19496月初,蚁美厚肩负泰国广大爱国侨胞的委托,接受中共中央的邀请,取道香港,前往北平参加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对于此次北上参与国事,蚁美厚深知:自己将要抛弃优越的生活和庞大的家业,夫人金素娟将要挑起独自教养6个孩子、料理家务和掌管产业的重担,且可能会遇到一些麻烦,但,为了新中国的建设,他仍决定放下家庭,毅然踏上归国之路。在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之后,蚁美厚受到极大的鼓舞,感受到身为华侨代表的光荣,决心把自己的后半生献给新中国的建设事业。
 


640.webp (33).jpg

邓小平在南方视察期间会见全国人大华侨界代表蚁美厚


 

此后,蚁美厚南下工作,在侨务部门担任多个侨务职位,在团结海外华侨和促进中泰友好关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动员华侨回国参加建设,为中泰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