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动态▶

非遗之美丨百年蜈蚣舞足迹遍布海内外(图文)

时间:2021-02-02 15:44:16  阅读次数:


  蜈蚣舞

  广东传统民间舞蹈

  起源于清同治至光绪年间

  是一项广场性的大型动物舞蹈

  一经问世

  便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传承至今

  现为汕头市澄海区西门社区居委会

  永和园所有的传统文艺展演项目

  非遗文化

  

  

  “百足毒虫”当主角,全国独此一家

  

   在有着“动物舞蹈之乡”美誉的澄海,自康熙年间开放海禁后,逐步形成粤东著名侨乡,文化繁荣,游神赛会之风盛行,城乡各式各样的祭祀酬神文艺活动十分活跃,民间广场舞蹈也应运而生。传承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的西门蜈蚣舞,是其中不得不提的佼佼者。

   动物舞蹈最初来自摹仿动物崇拜和祭礼酬神的需要,因此创意来源和选材大多是有着吉祥如意等寓意的动物形象,寄托神灵保佑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澄海西门社区将百足毒虫的蜈蚣作为选材,将潮汕人“种田如绣花”的精细与图腾崇拜动物舞蹈的粗犷完美结合,创意编制创作独具韵味的动物舞蹈蜈蚣舞,意在驱邪接福保平安。据现有资料显示,这在中国几乎是绝无仅有、独此一家的。

   2008年6月,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申报的蜈蚣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陈喜顺也被认定为国家级、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01

   艺术特色

   澄海西门蜈蚣全长22米,分头、身、尾三个部分。分头、身、尾三个部分,其中头部长1米,身躯长18米,尾部3米。头部由颈、鼻、嘴三大部分组成,酷似“醒狮头”,嘴两侧有一对犀利的牙齿,两眼嵌上透光的绿灯,雄壮威武。身躯是用硬、软28节布框衔接而成的,硬框用竹篾作骨架,每节55厘米,配足两对,共13节;软框只用布料缀成,每节长65厘米,称为”软肚“;再加上衔接首尾两节,共15节。尾部由两根藤扎成剪刀形,并套上红绸。头、身均涂上斑斓夺目的色彩。主体以外,还配上一颗球状的蜈蚣彩珠。

   蜈蚣舞表演的时候,优美的舞姿与健美的武术融为一体,表演的动作大致有:“龙摆尾”、“出闸”、“飞凤衔书”、“柳青娘”、“水底鱼”、“白字吹鼓”等等,同时兼有民间小调作为伴奏乐曲,场面磅礴。在起舞的全过程中皆由彩珠引路,整条蜈蚣两眼青光闪烁,13节腰身各点上烛火,一条红尾巴高高翘起,上下摇摆。加上焰火助威,彩珠习射,至高潮处,犹如霞光满天,蔚为壮观,令人赏心悦目。

  蜈蚣舞在研究潮汕传统文化和祭拜民俗中有特殊历史价值,且融音乐、舞蹈、武术于一体,艺术价值颇高。

  

  制作

  “蜈蚣”

  

  02

  历史渊源

   潮汕舞蹈中别具一格的民间大型广场舞蹈“蜈蚣舞”,始创于清光绪年间的澄海西门陈成锦和石文勇两人。当时,澄海游神赛会之风极盛,各种各样的游行节目竞相出现。酷爱民间舞蹈的陈成锦与石文勇见蜈蚣爬行,扭扭曲曲,十分有趣,从而萌生了创造蜈蚣舞的灵感。经过一番潜心研究,终于设计制作了可供舞蹈的蜈蚣躯壳和整套舞蹈动作。

   1985年,西门艺人陈喜顺带动其他艺友,筹募经费,组建表演队伍,重新排练恢复演出,并逐步对舞蹈和道具不断改进和创新,让西门蜈蚣舞在新时代重焕异彩。西门当地一群艺人为弘扬传统文化,合力将蜈蚣舞抢救并恢复起来,并使之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蜈蚣舞

  造型

  

  

  03

  传承现状

   蜈蚣舞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经不断演化完善,在研究潮汕使传统文化和祭拜民俗中有特殊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方面,蜈蚣舞融音乐、舞蹈、武术于一体,观赏性强,场面壮观。曾作为文化交流的使者,多次应邀赴海内外献演。融舞蹈、武术、音乐、工艺美术于一体的蜈蚣舞,因具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整套表演程式被收录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2000年获文化部第十届群星奖(舞蹈)铜奖。

   陈喜顺,蜈蚣舞第五代传承集体代表性人物。1952年出生于澄海西门乡农民家庭,其父辈原系“蜈蚣舞”主要编导演出人员。陈喜顺自小受到影响,向他们学艺并参与表演。通过不断的艺术实践,他积累不少演出经验,逐渐成为主力演员及领队。2009年1月,陈喜顺被广东省文联、省民协命名为“广东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2012年被国家文化部认定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如今,陈喜顺已经从当年一腔热血重兴蜈蚣舞的“后生仔”,变成侧重于幕后教学传承的“老师傅”。他致力把毕生所学传授给身边的年轻人,让他们“接棒”继承和弘扬这一西门、乃至潮汕地区的民俗文化瑰宝。

  

  “传帮带”

  培养后继力量

  

  蜈蚣舞经过五代人的不断传承和创新

  形成独特的艺术形式

  表演程式已臻完美

  

  

  

  来源 | 汕头+、广东非遗网、澄海区文化馆、汕头发布、汕头旅游官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