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动态▶

“东兴汇路”: 那条曾经的生命“脐带”(上)

时间:2016-04-19 10:54:35  阅读次数:

640.webp (22).jpg


640.webp (23).jpg


640.webp (24).jpg

广西东兴市潮商会会长林惠江(右)


潮汕也有“1942”,哀鸿遍野;是“东兴汇路”拯救了在战争和饥饿中苦苦挣扎的逾百万潮汕侨眷……


 640.webp (25).jpg


一部糅合日本侵华、河南天灾、些许人祸等元素,反映河南千百万民众离乡背井外出逃荒的历史题材电影《1942》于2012年12月在全国各地热播。影片真实地再现了备受战争与饥荒折磨民众的挣扎和痛苦,深深震撼观众的心灵。

 

无独有偶,当时的潮汕,同样遭受着外族侵略与天灾所叠加的厄运。提起不堪回首的往事,许多经历过那段历史的老一辈潮汕人在唏嘘不已的同时,都会说出这样两句话,一是“好彩我们有侨批!”,二是“好彩我们有东兴汇路!”。

 

侨批,潮汕地区俗称“番批”,专指海外华侨通过民间渠道寄回国内的汇款,其中绝大部分附有家书。“侨批”,是潮汕人曾经的生存“脐带”,“东兴汇路”,作为“侨批”史上一个短暂的“片断”,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鲜为人知。这究竟是一条怎样的“生命线”呢?


640.webp (26).jpg


 640.webp (27).jpg


历史不会忘记:1939年6月21日,日寇侵占汕头;1941年冬,太平洋战争爆发;1943年,潮汕发生罕见大饥荒。这一时期的潮汕大地,水深火热哀鸿遍野。与此同时,由于海路交通全面中断,大部分人赖以生存的侨批业务停顿,逾百万侨眷濒临绝境。1942年春,潮帮侨批局业者不畏艰难险阻,奋力绕开日寇封锁线,探辟以越南芒街为突破口、广西东兴为枢纽,将东南亚的侨汇秘密通过东兴沿着广西、广东内陆地区成功转到潮汕,这条蜿蜒曲折的生命线就是——“东兴汇路”。新汇路的成功拓辟,拯救了在战争和饥荒状态下苦苦挣扎的潮汕地区侨眷,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


640.webp (28).jpg


1945年日寇无条件投降后,历时三年半的“东兴汇路”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东兴汇路”的拓辟,将侨批传统的海运传递扭转为由陆路传递,是自侨批有史以来极为典型的特例,充分体现了潮人敢为人先的胆识,不畏艰辛吃苦耐劳的坚韧意志,海外侨胞和侨批业者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操,还有笃诚守信的敬业精神——而这一切,都闪烁着潮汕文化的光辉,展现出潮汕文化的力量。


640.webp (29).jpg


2012年是“东兴汇路”拓辟70周年。70年弹指一挥间,昔日批客们走过的古道客栈,今日是否犹在?那些挎着市篮、挑着白帆布袋、撑着长柄纸雨伞,行走于山水之间的批客们,如今是否健在?沿着昔日“东兴汇路”路线,让我们一起探访这条坎坷曲折的沧桑古道,共同感受这段可歌可泣的精神之旅。

 


批路断绝 侨眷“望洋兴叹”


在奔赴东兴市调查采访之前,记者就在采访中了解到:解放前,潮汕地区民众靠海外侨胞寄回的批款为生的,约占总人口的40%~50%,有些乡村则占总人口的70%~80%左右;如按侨眷家庭计算,平均每月所得的批款,约占家庭总收入的80%以上。不少文献史料这样描述侨批汇路中断后潮汕侨乡状况:整个潮汕百多万归侨侨眷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生活濒临绝境,终日只有望洋兴叹。


在著名侨乡澄海,“东兴汇路”调查组走访了几位年逾八旬的老人,了解日寇发动太平洋战争、侨批汇路中断之后当地侨眷的生活状况。这些老人的口述材料,就是对文字资料最好的印证和诠释:



妻子改嫁妹妹被卖


据83岁的隆都镇上后陈村村民金昂莹说,上后陈村“一向食蕃批”(即靠海外侨胞寄回的批款维持生活),在新加坡出生的陈绍添,1941年回村里娶妻后再返回。翌年批断、生活无着,其妻无法再支撑下去,只得改嫁他人。他的妹妹则被卖往福建。1974年,陈绍添返乡时,家中已无一亲人。


另一村民陈林顺也是侨眷,沦陷后因“批断”失去生活来源,父亲忍痛将他卖往梅县,他妹妹卖往福建。后来,陈林顺跑回自己家乡,赶上土改分田,才定居上后陈村。



一家7口饿死3人


隆都镇下北侨梓里村81岁的林维坤提及的林书荣一家的境状更惨。据林维坤回忆,从暹罗返回家的林书荣全家共七口,在沦陷期间经常是饥不果腹,每到吃饭时,孩子们都抢着拿饭勺去捞稀粥里的地瓜块。林书荣妻子去挖地瓜时,连地瓜藤都拉回来充饥。最后苦撑不下去,就将大女儿卖到梅县,二女儿跟母亲去讨饭,饿死在求乞途中。此外,林书荣还有一个儿子也饿死了,他自己最后也饿死在家中。


南溪村83岁的陈维协说,该村八成的家庭有亲属去暹罗谋生,村里的光大巷里,100%的家庭是靠侨批的批款过活。1942年以后批断后,又碰上大旱,大片农田绝收,有的一亩地只收两筒(约两斤)稻谷,许多家庭经常是“米瓮空空”,用野菜以至小蝌蚪填肚子,饿得面黄肌瘦。“当时的隆都镇驻地店市,几乎天天都有死人,善堂收尸都来不及,真是惨不忍睹啊!”



一个村饿死283人


记者从有关史料了解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由于批路断绝,潮汕地区侨眷的生活就陷入困境,许多人靠卖房产或贱价出售衣物度日,不少人流落到福建、江西等地,有些是活活饿死或被迫改嫁。如:澄海澄城镇东湖村邱姓原有150户、800多人,由于批路中断,没有生活来源,被迫卖屋20多座、350多间;上华镇冠山村原有9886人,侨眷人口占一半以上,也是由于日寇占领澄海、批路不通,全村被害37人,饿死283人,绝户194人。

 


用生命开辟的“生命线”


虽然在东兴找不到保存完好的“东兴汇路”遗迹,但记者通过采访汕头、广西当地一些单位和学者以及调阅大量调研资料,详细地了解“东兴汇路”产生的背景及意义。

 


潮帮批局决心开辟新汇路


记者从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了解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越南、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中国香港侨批业,都受日寇控制。此时,海内外的潮帮侨批局本来完全可以宣布无能为力、关门大吉而不受指责。然而,深明大义的海外潮帮侨批局业者,仍记挂着家乡在死亡线上挣扎的众多侨眷。为了让“嗷嗷待哺”的侨眷能活下去,侨批局业者决心开辟递送侨批的新汇路。


陈植芳(1915-1998),汕头市鮀浦大巷人,资深侨批业者,1937年出国到安南(越南)海防市“和祥庄”从事侨批业,长期往返于越南、泰国、柬埔寨。据陈植芳的儿子、“东兴汇路”调查组成员陈胜生回忆,当年,他的父亲“过番”到越南海防市,帮助他姑父经营“和祥庄”渔网店售卖家乡产的渔网,渔网品种繁多、质地优良,颇得当地及华侨渔民的青睐,因此“和祥庄”生意红火。


640.webp (30).jpg

陈植芳先生

陈植芳单身匹马闯关探路


这一次机遇,改变了父亲的一生。”陈胜生告诉记者,当年陈植芳将一批批的渔网、咸鱼运到柬埔寨贩卖,凭着乡音沿途结识了不少散居于柬埔寨各地的潮侨,他们一边如饥似渴地从陈植芳口中得知潮汕乡梓的信息,一边急不可待地探询联系家乡亲人的途径。陈植芳在柬埔寨卖出了所带的渔网和咸鱼,也带回了从华侨所托的批信,并将批信、批款交给回潮汕买办渔网供店销售的店员回汕分发,“和祥庄”从此也兼营起侨批业,陈植芳独当一面分理店中的侨批业务,并在金塔设立了“和利兴”批馆。


陈胜生回忆,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海禁,他父亲悟出侨批对潮汕民生经济的重要性、以及侨批解递的安全性和探索、开辟新侨批汇路的必要性。这一理念驱使陈植芳冒着生命危险,在中越边境探辟侨批汇路。从1940年始,他父亲单身匹马往返越南与云南、广西、广东的边境各地,路线为:海防—(轮船)—湛江,老街—(红河桥)—河口,同登—(镇南关)—凭祥,芒街—(国际桥)—东兴。

 


东兴成侨批跨国中转枢纽


东兴当年为广东所辖,有历史性的边贸基础,平和的社会氛围,方便的交通条件,东兴人特有的纯朴风气……经过多方比对,父亲才确定在东兴设站调度侨批的来回流程,把东兴作为侨批汇路的跨国中转枢纽。”陈胜生说。


1942年2月,陈植芳在东兴将第一笔侨批试汇往潮汕获得成功,就马不停蹄地直奔西贡、宅郡、柬埔寨,周旋、罗织汇路的海外侨批局网络部分;而国内的侨批递解线路,则通过多条渠道抵达国统区前沿(接近沦陷区)——揭阳。“当年与我父亲衔接的海外侨批局达30至40家,还有部分海外侨批局直接在东兴设点经营,因而经东兴转发侨批的额度极为可观。在业内间秘而不宣的‘东兴汇路’因此形成了,并成功地运作了三年半的时间,直到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无条件投降。”


敬请留意“东兴汇路”: 那条曾经的生命“脐带”(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