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潮人▶

潮人俊彦|谢一宁:从驻美首席记者到美国华媒大哥,遭枪击不幸身亡

时间:2018-11-22 17:17:23  阅读次数:

谢一宁

最新消息

枪击案现场大楼

洛杉矶华人媒体从警方获得证实:当地时间11月16日上午,美国著名华文媒体《侨报》大厦发生枪击案,《侨报》董事长暨美国格律媒体集团总裁谢一宁不幸身亡,享年58岁。

资料显示,谢一宁1960 年出生于广东潮州,1982 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后进入中国新闻社任记者。 1984 年之后曾经多次参加奥运会、亚运会等大型事件的采访工作。1984 年其新闻作品《李宁笑答外国记者》等曾获得中国新闻一等 奖。 1984 年至 1987 年进入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专业学习。 1987年外派担任中国新闻社驻白宫记者。 1988年获得美国奥克拉荷马州名誉副州长及奥克拉荷马市荣誉市长称号。 1991年担任美国《侨报》首席记者。 1992年起任《侨报》美西版总裁,现为《侨报》董事长暨美国格律媒体集团总裁。在其经营之下,美国《侨报》已经是拥有日报、周报、中文网站、英文网站,并在全美15个华人聚居的城市设有发行点的全国性媒体集团。

延伸阅读

谢一宁:

从驻美首席记者

到美国华媒大哥

作者:林旭娜

时代潮人2012年第2期

“我们这代人是幸运的:以时间为纵线,我们身经‘文革’到改革开放,体验社会遽变和进步的痛与乐;以空间为横线看,我们身处东西方之间,观察两种社会形态的优与劣。”

——美国《侨报》董事长、

格律媒体集团总裁谢一宁

谢一宁的人生看起来犹如一马平川:中国恢复高考第二年,刚从体校毕业的他找了两本书复习,便“轻描淡写”地考上中国人民大学。从新闻系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没多久,23岁的谢一宁又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收入囊中。

1987年4月,被中新社派驻美国华盛顿时,他才26岁,是当时中国外派记者中最年轻的一位。两年后,国内正处在一个特殊的时期,他果断辞职,白手起家在美国创办一份专门报道中国的《侨报》,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事。然而,这一切的背后,谢一宁却承受着不为人知的惊险和遗憾。

人民大学新闻系78级一班一组合影,前排左起周建明(组长)、李培禹、季洪光、刘南昌;后排左起张伟光、汪朗、马常青、张纯、谢一宁、朱舫、饶立华

采访蒋纬国引起轰动

刚到美国时,谢一宁有一个正式的头衔:中新社驻美国特派员。在华盛顿,拿着白宫核发的记者证,谢一宁过了多年在白宫追问的日子。里根和布什当选美国总统时,谢一宁都在华盛顿。

在这一段白宫记者生涯中,令他最感温暖的是当年结识的很多朋友,直到现在仍保持着联系。而他印象最深的一次采访,对方是当时台湾政坛的著名人物、台湾“总统府资政”蒋纬国。

“我的这次采访在当时曾经相当的轰动。在这次采访中,蒋纬国第一次说他赞成邓小平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同时他表示自己非常尊重邓小平,自己对于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成绩非常认同。”谢一宁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这样回忆。

人民大学新闻系78级毕业照,谢一宁三排左6

实际上,因为当时的政治形势,蒋纬国本人接受一位中国大陆记者的采访,本身就极具新闻效应,更何况他一下子讲了这么多有价值的信息。所以采访见报后闹得很大。当蒋纬国到达纽约,大量的记者抓住他不放,希望他能亲口证实是否确有其事。“最后这件事甚至闹到了台湾的立法院,有人叫嚷要立法禁止蒋纬国踏进台湾。”谢一宁说。

如果谢一宁是个“老古板”,或者拘泥于形式,这条新闻必定和他失之交臂。

在美西的台湾人为到访的蒋纬国举行的酒会上,当大家见到被视为带有红色背景的美国《侨报》美西版总裁谢一宁时,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这样的举动算得上是个异数。但年轻的谢一宁觉得非参加不可,蒋纬国的特殊身份自不必说,其学识才华谢一宁也多有耳闻。一条大新闻就这样慢慢酝酿着。正是在这个酒会上,谢一宁被朋友介绍给蒋纬国认识,并争取到第二天采访他的机会。

在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中,蒋纬国谈兴甚浓,提到了许多受关注的话题。“尽管我们各自都有自己的理由和是非,但这次访问无疑是非常成功的。”

谢一宁(后排右1)与人民大学78级同学在洛杉矶

在华盛顿当驻美记者多年间,谢一宁主要负责发布与中国有关的重大美国新闻,这些新闻多数和白宫及国务院有关。此外,他十分关注美国移民问题、当地的华人新闻,如华人在美发展情况和一些对华人群体有重大影响的华人大型社团年会等。期间,他做过不少调查,包括披露布什政府共任命了多少位华裔担任联邦政府官员的报道。

“没有人给我布置发稿任务,没有人对我有具体的要求或监督,所以自我要求非常重要。”谢一宁感慨,一个驻外记者,了解所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人所共知。但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就是你对本国的了解又有多少?对两国了解的深入程度,决定你工作的成功程度,因为对外报道和驻外报道,实际上是多方对话的工作。在这一点上,他无疑是成功的。为此,他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和思索。

在他的床头,有几本常年必备的书籍,其中有《论语精读》,也有唐诗宋词,这些书,他翻了又翻,做的笔记重重叠叠,书都翻破了。旅行中,他也必定带着书籍。

坚持超然立场让他走得更快

在谢一宁完成过的“不可能的新闻”中,对蒋纬国的采访不算特例,之所以能够做到这样,与他的新闻理念是分不开的。

“我一直认为,一个记者的立场应该是超然的。因此在海外多年,许多说起来我不应该参加的场合我都有所参加,我觉得这对一个记者来说是有好处的。”谢一宁认为,在他上新闻系的时候,中国的新闻体制对很多青年人的发展有所束缚。而他没有错过中国大改革背景下的机会,恰到好处地把握住时机,获得了个性和人生的良好发展。

斯斯文文却讲话一针见血的谢一宁这样分析自己的成绩:我年轻时一直思考,像我这样一个没什么家庭背景,书读得也不比别人多多少、成绩也不比别人好的人,为什么会发展得快一些?后来,我明白,幸好自己身处开放的环境和开明的媒体,而我又坚持了自己的新闻理念,有十分的能量就写出十分,相比在国内,这有先天优势。

至今,谢一宁还记得在人民大学上学时的同班同学胡舒立,这位当今中国新闻界的知名人物,在大学时便意识到中国的新闻教育存在僵化的弊病,面对死板的灌输,她把课上应该读的书全扔在一边。在谢一宁的印象中,胡舒立很少去上课,整天抱着英文书不放。“她读过很多书,但是对于新闻理论、新闻事业史之类里面夹杂着大量虚假、言不由衷东西的课程她全都不读,只求最后通过考试。”谢一宁没有说自己当时是怎么做的,但他无疑是认同胡舒立的。

早在他二十出头的时候,他已经意识到,信息时代中的传媒人,将会面临不一样的挑战,也会拥有不一样的空间。

他在1984年、1986年连续两次拿到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后,刚好中国出了一部叫《百名记者的自白》的书,书中也介绍到他,这个小伙子写的文章叫《记者的悲哀》。与其他的自述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小时候生活在广东潮州的谢一宁,面对的是连电灯都没有的现实,而陪他勤读并考上名牌大学的,是一根蜡烛和一根芯油灯。

“当十七八岁的我就着蜡烛读书的时候,报上所写的全是我完全看不到的‘莺歌燕舞’,也正是现实和新闻的反差,让我有了考上新闻系的决心。”在年轻的谢一宁心里,上新闻系、讲实话成了他灯下苦读的理由。

他说,我们潮汕家乡人说话比较直接,两个人吵架,一个人骂另一个讲话不实在,就会说对方“嘴臭过报纸”,我们传媒人要通过身体力行和作品来化解这种“悲哀”。

创办《侨报》办公室曾遭枪击

1990年,对谢一宁的人生而言,是特殊的一年,而这一年对后来的海外华文媒体格局也多少产生了影响。在旧金山,到美国第四年的潮州青年谢一宁以知名年轻记者的身份完成迅速转身,辞去中新社驻美记者职位的同时,他与几个志同道合的华人一起在纽约创办了《侨报》。

在舆论影响举足轻重的美国社会中,主流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原本就常有偏颇,上个世纪80年代最后一年发生在中国的事件,使得此后很长时间,世界上一直缺少客观真实的中国声音和中国故事。海外华人和关心中国者,也不得不忍受着彷徨和困惑。

谢一宁开拓事业的过程,也面临着许多风险。报纸刚创办的时候,就有人打电话威胁要打他,还有人放言,某天他会在走出电梯时被杀。为了创办这份报纸,他家里被人砸过,在洛杉矶的办公楼甚至遭人枪击,警察上门侦查时,子弹还留在墙上。刚搬进新办公楼时,短短一段时间里,《侨报》员工被人故意打砸的车子竟有十多辆。

然而,正是《侨报》这支新军生逢其时地竖起了“中国大陆报道权威”的旗帜。谢一宁说,你不讲中国故事,别人会讲;你不把它讲清楚,有敌意的、不了解、了解不深刻的人就会瞎讲,最后以讹传讹,中国与世界的鸿沟就会愈来愈大。事实证明,美国社会需要这样的报道。

在纽约创报后,短短几年间,《侨报》就于1992年在旧金山,1994年在洛杉矶三个华人最集中的城市,实现了同时印刷,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美日报,发行覆盖了14个华人最多的城市,发行量达十万份。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际话语权的提升,中国新闻成为世界上所有大型媒体无法回避的报道热点。2002年,紧扣时代节拍的谢一宁把《侨报》改为简体字,成为美国目前唯一一家采用简体字、唯一在北京设立新闻中心的中文日报。现在,仅在国内制作的新闻版面每天就达20个。

20多年来,通过报道和举办各种活动,《侨报》逐渐获得了美国华文读者的喜爱,而谢一宁仍然一直坚持着创报之初定下的理念:“第一,不允许我的报纸出现分裂中国的言行。我对总编辑的要求是如果有涉及分裂祖国统一的报道你要告知我,我的报纸反对这些;第二,如果涉及反映中国社会阴暗面的报道,《侨报》的记者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看看是否真实。翻开《侨报》,你会看到很多反映中国落后地方的报道。通过我们的报道,反映了事件的真相,也澄清了一些报纸的不实报道。我赞成新闻的社会责任感,这是我十多年前就信仰的一个理念。除此之外,我没有第三条设限。”

被赞“二十五孝”

离开家乡30余年,走过世界各地,谢一宁却仍是一口浓厚的潮音。至今,他仍保持每天空腹喝一壶功夫茶的习惯,和他刚去世不久的父亲一样,他只喜欢喝凤凰单丛。

每次回潮州探亲,他喜欢坐上三轮车,边徐徐前行,边和车夫聊天,这么多年没人听得出来他是从国外回来的。

在新闻理念上非常国际化的谢一宁,内心却十分传统,保留着很深的家庭观念。到美国工作后,他仍每年三四次回潮州看望双亲,反而比在国内工作的哥哥姐姐回得还勤。在亲人朋友中,谢一宁的孝顺是出了名的,有亲戚甚至给他封了个号叫“二十五孝”。

“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好在还有一句:游必有方。为了开拓、守住一方事业,不得不远游,我的内心对父母有愧。”去年9月,谢一宁父亲的突然去世给他留下了无限哀伤和遗憾。

“表面看,我的人生似乎是一帆风顺的,事业也没有遇到过什么了不起的困难;但必然地,在其他方面会有遗憾,比如父亲一下子就走了。在失去亲人的时候,我对人生的价值有了很深的反思。”伤心中,在老家的屋里,游子写下一首《青玉案•清明》:杨絮柳烟凤山雾,冥纸飘,断肠处。旧栖新垅相对苦,哀思茫茫,凄泪几许?且看清明雨。华章炼成谁与叙?香茗煮就捧无主。衣锦归来空换取:南屋空余,北堂肃穆,龛炉香一炷。

深深的家国情怀,也体现在谢一宁教育孩子的细节中。出生于北京的儿子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读国际关系的研究生,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谢一宁认为儿子应该有良好的中国文化修养,并对祖国的历史和现实都有深刻的认识,所以要求他每年一定要回中国走走,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儿子还到北京当义工。

声明:本文不代表我们的观点,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0